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,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,并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,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。
本赛项以“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”为主题,旨在推进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5G等新技术与医疗健康、医药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交叉研究和应用创新,激发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,助力健康中国建设。
面向中国境内高等学校在校学生(包括本科生、研究生、高职高专等),具体要求如下:
(1)以团队形式参赛。每团队最多不超过5人,每团队需指定队长1人,允许跨年级、跨专业组队,但同一只参赛队伍成员须为同一所高校在校生。
(2)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团队,每个团队允许有1-2名指导老师,同一指导教师可指导多个团队。
本赛项以医疗健康、医药卫生等相关行业为应用场景,使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5G等新技术,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创新,参赛作品最终形态可以但不限为软件程序、互联网服务、移动终端应用、微服务、智能算法研究与应用、智能医疗器械、智能医学仿真应用等。
(1)参赛作品应具有适用场景和对应功能,能够解决医疗健康领域的一个问题,或实现应用功能。
(2)参赛作品应包含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的具体应用,体现“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”的赛项主题。
(3)参赛作品成果可以但不限为软件、APP、Web服务、微服务、算法研究、硬件、仿真应用等,不能为研究思路、研究设想、计划书等。提交作品时,应提供作品成果和讲解演示视频。
(4)参赛作品应为原创,应是其独立研究、设计、开发的项目,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严禁抄袭、剽窃等行为。
参赛团队通过大赛官方宣传渠道报名,审核通过后完成参赛报名。报名成功的团队将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公布。
参赛团队通过在线方式提交参赛作品,包括参赛作品说明、作品成果、作品讲解演示视频等。
主办方将组织评审专家对作品的正确性、材料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核,初步审核通过的作品将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公示,公示通过后的作品正式进入决赛阶段。
主办方将组织评审专家开展决赛。评审分为作品评审和答辩两部分,最终综合评审出获奖作品。
1)研究方案合理,技术路线)有一定成熟度,功能完整,运行稳定可靠,可持续运行。
本赛项设置一等奖、二等奖和三等奖,其中一等奖*项、二等奖*项、三等奖*项。
(1)在大赛举办过程中,竞赛规程可能会有少量的变更和调整,所有内容均以大赛官网为准。